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农业食品正文

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在2017年过两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30 浏览次数:96
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在2017年过两万   “大西安建设,最终目标是要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让农民富起来。预计到201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两万元以上,年均增长达15%以上。”西安市农委副主任苏新耀表示。
  
  目前,市农委正在积极争创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出台《西安市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扶持办法》。今后,我市每年将认定扶持10个以上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每个园区依照规模和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抢抓机遇
  
  增强蔬菜供给能力
  
  据了解,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战略中,我市农业将抓住省上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设施蔬菜面积,进一步增强精细蔬菜、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大中棚,适度配套智能,全面提升露地菜田生产能力。
  
  苏新耀对记者说:“在机遇面前,我们不失时机的建立起了蔬菜生产和供应平衡调节机制,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预警机制,引导蔬菜合理生产。同时,探索建立蔬菜重点品种和关键技术应用补贴制度,提高蔬菜重点品种的自给能力。”按照目标要求,到2017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0万亩,蔬菜供给保障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平均每年新增蔬菜供给保障能力5万吨。
  
  聚集资源
  
  形成休闲农业发展新格局
  
  西安地处秦岭北坡平原地带,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特殊资源。
  
  据了解,到2017年,我市将基本形成以秦岭北麓、沿渭河休闲农业产业带和白鹿原、杜陵塬、荆山塬休闲农业区为主体的“两带三区”休闲农业发展新格局,发展形成长安沿山休闲农业产业带等休闲农业精品线路8条。
  
  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背景下,西安农业将全力做好市、省、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的培育、申报和认定工作,支持休闲农业示范县、休闲农业产业园、休闲农庄和休闲农家建设。同时,规范提升休闲农业经营档次,开发形成一批休闲、健身、度假、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点。
  
  龙头带动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每两年将认定一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到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600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0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经营收入350亿元。”苏新耀说。
  
  省市共建大西安将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西安农业将继续做好市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引导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100家省级“百强示范社”、50家市级“十佳示范社”、50家市级“十优示范社”,全市50%以上的农户成为合作社社员,80%以上的农产品统一由专业合作社经营,从而形成“百龙领千社、千社带万家、万家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格局。
  
  做强特色
  
  壮大花卉产业
  
  “在省市共建大西安战略中,我们每年将新增面积4000亩。到2017年,全市苗木花卉面积可达到20万亩,苗木花卉将成为我市农业又一大特色优势产业。”苏新耀表示。现在市农委正在加紧制定全市苗木花卉发展规划,成立苗木花卉产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苗木花卉建设工作。
  
  各区县将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建设花卉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加大名贵花卉品种引进和培育力度,开展花卉生产关键技术攻关,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建设花卉批发市场,拉动我市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力争把西安建成西北花卉苗木交易中心。
  
  大胆探索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创新三农工作新思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流转,把农民的一份土地变成两份收入。从今年起,每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将达到8万亩。到2017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苏新耀介绍。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设立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和土地流转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防止土地转入方因经营不善或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转嫁到土地转出方。市农委将积极引导土地向园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产出率。
  
  同时,加强对失地农民技术培训,增加农民再就业机会,把农民的一份土地变为两份收入。在全市推广高陵经验,建设区县级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建设,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进,依法处理,确保土地流转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扶贫开发
  
  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紧抓省市共建大西安有利时机,从2013年起,连续5年,省、市财政将加大对蓝田、周至等山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每年安排1000万元,对山区居民实施移民搬迁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我市绝对贫困应在‘十二五’末全部解决。”苏新耀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每年将进行1-2万人的搬迁,解决6-7万人的脱贫问题。到2017年,约8.4万山区贫困人口完成移民搬迁工作。
  
  “要建设大西安,首先就是要解决我市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市农委将认真实施我市扶贫开发十年规划,充分运用省、市扶贫专项资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略,启动建设70个省定重点村和135个低收入村整村推进项目。深入推进”两联一包“扶贫开发工作,着力构建专业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工作大格局。”苏新耀说。预计到2013年底我市将消除绝对贫困。提前3年,解决50.7万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四保障”目标,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
  
  提高效益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每年培训各类农民10万人次,提高农民增收技能。全年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到2017年,超过两万元。”苏新耀表示,实现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要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市农委将组织市区县农业培训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加快推进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特色果业、优势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精品名牌,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