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医药卫生正文

医药工业重组暗流涌动 龙头企业摩拳擦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1 浏览次数:62
  “2010年以来,医药制造业一些比较大的淘汰、整合机会已经出现了。”复星医药副总经理、董秘乔志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3~4年是行业整合的重要窗口期,制药工业的集中度将明显提升。”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望近日出台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中,将明确鼓励医药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加快整合速度。
  
  事实上,在去年5月初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出台后,医药流通业的兼并重组就已经风生水起。与医药商业领域大张旗鼓的并购重组不同,医药工业集中度提升的势头也日渐明显,行业发展格局愈来愈清晰。相关龙头企业已经在摩拳擦掌,兼并收购成为其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整合契机来临
  
  位于上海浦东金桥地区的上海信谊药厂是家老字号的制药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顾浩亮表示,今年以来,随着新修订的药品GMP的实施,加上各省基本药物招标中更强调低价以及部分药品不断降价等因素影响,医药企业必须通过对相关品种进行结构调整才能避免利润不断下降,企业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业内兼并重组的机会不断涌现,推进兼并重组已成为必然趋势,医药行业将进一步走向集中。
  
  目前,医药制造业的利润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介绍,“今年全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的势头仍能保持,但利润增幅放缓几成定局,全年的增幅可能不到20%。”行业整体发展的“减速”,将为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提供有利契机。
  
  顾浩亮表示,现在是寻找收购目标的最佳时刻。“如果等到医药行业发展环境改善的时候再进行收购,那时的收购价格就会水涨船高。”
  
  作为上海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谊是中国化学制药企业中产品最多、剂型最全的产业实体之一,旗下拥有十大工业企业、四大销售公司、三家市级研发中心,资产总额达18.2亿元,年销售规模达20亿元。
  
  “我们正在看。”对于有哪些心仪收购对象的问题,顾浩亮似乎不愿深谈。
  
  医药行业的整合也符合世界医药行业发展的规律。据顾浩亮介绍,美国医药行业整合用了80年的时间。在1900年初,美国拥有数千家医药企业,到1980年已经整合到几十家。“中国医药行业的整合用不了那么久。”他这样判断。
  
  当然,医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顾浩亮指出,医药行业整合面临的困难也不少。如存量资产如何处置,收购后的企业和原有企业之间如何实现协同效应,能否实现优势互补等,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的集中度将明显提高。在此态势下,有能力的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在乔志城看来,医药行业的很多细分领域未来都会出现“隐形冠军”,这些领域存在较多的投资机会。
  
  可以说,在医药行业的收购兼并方面,复星医药当属“生力军”。自1998年上市以来,并购重组一直是复星医药重要的发展手段之一。通过兼并重组,公司资产从1998年的6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168亿元。
  
  政策持续给力

  
  医药行业的兼并重组也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早在2010年11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重点扶持创新及技术提升,推进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
  
  今年7月初,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再次强调,我国将推进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苏波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民生证券行业研究员李平祝认为,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将给医药企业带来绝好的并购良机。具体而言,将对普药、医药商业及新特药生产企业的集中度产生重大影响。他指出,“大型普药龙头企业、化学创新药企业、现代中药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生物制药业都能从行业集中的大趋势中受益。”
  
  国药控股高级研究员干荣富则提醒说,必须关注今年以来国内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整合态势。“外资药企与中国本土药企的整合动作频频,如先声药业与默克、海正药业和辉瑞成立合资公司等。这种重组有两方面意义:首先,对本土医药企业来说,可以更快地获得更多更好的仿制药;其次,外资公司可以将销售渠道向二、三线城市渗透。而这种强强联合也将导致中国医药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一位医药行业咨询人士指出,中国民族制药工业要想诞生世界级的企业,要想在全球医药市场有所作为,必须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并购重组,鼓励优秀的医药企业在本土市场建立起强大的市场基础,并加入全球竞争。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